有了这两年漫展发生的一系列不当翻车事故,2022年开启的首个漫展——广州萤火虫漫展显得格外谨慎,尽管如此,遭遇举办方严厉打击的福利姬还是心有不甘,2022开始就给广大二次元爱好者送上大礼——一位妹子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扑向路人男coser行不可描述之事,让圈子里的人都炸锅了。
萤火虫漫展还能看吗?COS女菩萨依旧遍地
萤火虫漫展还能看吗?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转了好几天。作为一个混迹动漫圈十年的老编辑,我跑过的漫展比吃过的泡面还多——广州、上海、北京,场场不落。去年夏天,我挤在萤火虫的人潮里,汗水浸透T恤,眼前闪过一个个精致COS,却冷不丁被一声尖叫惊到:一个妹子穿着薄纱“女菩萨”装,直接扑倒路人男coser,全场手机闪光灯噼里啪啦。那一刻,我的心跳得像打鼓,兴奋?好奇?还是隐隐的不安?漫展本该是二次元的狂欢圣地啊,怎么变成了某些人博眼球的秀场?
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抓拍的缩影,你瞧那混乱场面,路人围成圈起哄,保安冲过来拉人,coser一脸懵。我站那儿想:这算艺术还是闹剧?
当“女菩萨”成了流量密码
萤火虫漫展的魔力在于它的纯粹——爱好者们用心还原角色,从服装到道具,一丝不苟。但近几年,变了味。去年这场“扑人事件”不是孤例,我在后台采访过几个常客,小美是个00后coser,她苦笑说:“现在上台前都得琢磨,穿得太保守没人拍,太露又被骂福利姬。”她回忆一次cos观音菩萨的经历:薄纱裙摆随风飘,台下镜头怼着腿拍,她回家刷到视频标题“女菩萨下凡撩汉”,气得整晚没睡。数据不说谎:2023年萤火虫官方统计,因着装不当引发的投诉飙升40%,保安驱逐案例翻倍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是我亲眼所见。上个月返场,入口处安检员拦下一姑娘,她的“女菩萨”装近乎透明,胸贴若隐若现。姑娘理直气壮:“这叫创意!你们不懂二次元。”我站在旁边摇头,创意?分明是擦边球。这种风气传染快得很,新手coser跟风模仿,觉得露得多=人气高。结果呢?正经作品被淹没,观众分不清谁是真心热爱,谁是来钓流量。
漫展的灵魂正在被腐蚀
我怀念十年前的萤火虫。那时大家挤在小展台前交流技巧,我cos过《火影》卡卡西,口罩捂得严实,粉丝却围上来聊剧情到散场。现在?焦点歪了。上周去踩点,看到一群举着“求合拍”牌子的主播,专盯暴露coser蹭热度。有个穿蕾丝袈裟的“女菩萨”被围堵半小时,她后来私信我诉苦:“张哥,我就是喜欢这角色,可他们只拍我的胸!”这种扭曲让真正玩家寒心。老友阿强是道具师,他做的盔甲曾获萤火虫金奖,今年却叹气:“订单少了一半,客户都嫌不够‘吸睛’,逼我加亮片和镂空。”更糟的是,家长带孩子来体验,撞见辣眼场面,转身就投诉。去年一位妈妈拉着哭闹的儿子离场,嘟囔着“再也不来了”。漫展本是包容的乌托邦啊,如今被贴上低俗标签,谁之过?
但别急着判死刑!萤火虫漫展还有救。作为老鸟,我坚持每年报到,因为内核没变——那些藏在角落的宝藏。上月我发现个高中生团队,cos《鬼灭之刃》全员,服装手工缝制,动作戏排练到凌晨。他们没露一寸皮肤,却引爆掌声。
重拾纯粹的快乐
怎么避开糟粕?我有独家心得。先看时间:早场人少,“女菩萨”党通常下午出没。再挑区域:主舞台易踩雷,同人区才是净土。那次我溜达到B馆,撞见cos初音未来的女孩教小朋友跳舞,笑声纯净得像清泉。她还送我手绘明信片,写着“为爱发电”。这瞬间治愈了我所有焦虑。行动比抱怨有用。我和几个编辑发起“健康COS倡议”,在萤火虫设免费摄影点,只拍尊重角色的作品。首场活动吸引50+coser参与,照片刷屏社群。小美也加入了,她换了全包裹的古风装,粉丝反增三成。你看,改变从自己开始。漫展不该是猎奇秀场,而是梦想孵化器。
结尾?萤火虫漫展当然能看!但需要我们守护。穿上你最爱的战袍,带上热情出发——记住,真正的二次元精神不在布料多少,而在眼里那道光。下次约展子见,我等你一起找回初心。